
截至2025年11月16日,华大营养旗下优美达益畅益生菌单品年度销售额突破一亿元,成为改善便秘细分赛道中备受瞩目的国货产品。
在这枚方便携带的「小U盾」菌片背后,是一场始于17年前的科研长征,是一次次从6万余株人体共生菌库中寻觅答案的探索,也是华大营养「用科学精神做产业」理念的生动实践。
01 从肠道菌群研究,到中国人的菌株库
华大与肠道菌群的结缘,可追溯至2008年。那一年,华大作为全球早期开展人体共生肠道微生物组研究的机构之一,参与了欧盟主导的“人类肠道宏基因组计划”。这场国际科研合作,开启了华大深耕肠道微生物的漫长征程。

历经十七年积累,华大在肠道菌群研究领域发布了180余篇高水平科研成果,建成了保藏量超过6万株的中国人肠道共生菌株库,破解了1万多个肠道细菌的全基因组序列。这些扎实的科研积累,构成了华大研发益生菌的底层支撑。一株益生菌有何功能,早已写在了它的基因信息里。
在庞大菌株资源的基础上,华大营养团队以“改善便秘”为目标,从基因层面筛选具有潜在功能的菌株,并开展系统的体外与动物实验、人群试验,只为找到真正适合中国人体质的「民族菌株」。2015年,益畅益生菌正式问世。
02 一枚菌片的科学循证之路

体外实验:菌株耐受存活率
做益生菌,要知其然,更要知其所以然。每一株入选益畅的菌株,都必须经过胃酸与肠液的考验,证明其能活着到达肠道。在便秘动物模型中,它们要表现出促进肠道蠕动、加速内容物排空的能力。在机制上,还需能调节胃动素、5-羟色胺等与肠动力相关的信号物质。



动物模型实验
不仅如此,研发团队还发现精选的五株菌种在配合中展现出“兄弟齐心”的协同效应。它们不仅共同培养时生物量显著提升,还对常见肠道有害菌形成更强抑制。团队更依托菌株与益生元协同数据,为这个“黄金组合”精准匹配益生元,最大化激发菌群活性。


配方及工艺
在剂型设计上,经特殊压片工艺打造的「小U盾」菌片,以小巧便携的形态成为活菌的安心载体,让高效菌群稳定直达肠道。

去年7月至9月,华大营养在许昌人民医院完成了一项随机、双盲、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。结果显示,连续服用益畅益生菌4周后,超过85%的受试者便秘情况获得基本改善,排便次数、排便困难程度等多类症状均有显著缓解。
宏基因组分析进一步揭示,益畅能抑制肠道病原菌生长,提升有益代谢物短链脂肪酸水平,并可能通过调节γ-氨基丁酸和5-羟色胺等神经递质,多途径改善肠道环境与功能。

临床研究
03 年销破亿,是选择也是信任
在益生菌市场纷乱、大量品牌依赖“洋菌株”与营销的当下,华大营养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路——从菌株筛选、机制研究,到临床验证、工艺优化,全程自主闭环。这条路投入大、周期长,却也让产品拥有了牢固的科学基础。

人群研究
益畅益生菌不仅收获了普通用户的认可,也在医护人员群体中赢得口碑。在百位医疗工作者的亲身测评中,约90%的参与者认可其效果。在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研究中,益畅同样表现优异。

儿童功能性便秘临床研究
市场是最终的试金石。截至2025年11月16日,益畅益生菌实现年度销售额突破一亿元,复购率长期保持在40%的高位。这印证了市场对产品核心价值的认可,当潮水退去,真正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终将赢得长久信赖。

如今,那句「选一方菌,养一方人」不再只是口号。随着国人健康意识的提升,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认可那些以科研实证为支撑的产品价值。而益畅,正是这条路上一个扎实的脚印,一枚小菌片,承载的是十七年科研沉淀,是六万株菌的筛选智慧,也是一份守护国人肠道健康的郑重承诺。